慢性胰腺炎(CP)大鼠模型
英文名称:Rat Model for Chronic Pancreatitis (CP)
- 货号DSI754Ra01
- 物种Human
- 实验方法
- 反应时长
- 检测范围
- 灵敏度
- 样本类型
- 残基和标签
- 预测分子量
- 实际分子量
- 纯度
- 亚细胞定位
- 等电点
- 指标简称Chronic Pancreatitis
- 指标别名
- 缓冲液
- 特点
- Tag
- 研究领域Digestive system;Endocrine system;
- 引用
- 表达体系
- 宿主来源二丁基二氯化物(DBTC)致慢性胰腺炎
- 应用Disease Model|疾病模型
- 网站链接http://www.cloud-clone.com/products/DSI754Ra01.html
- 说明书链接
- 规格
- 曾用名
- 模式动物品系SPF级SD大鼠,健康,3-4W,雄性,体重为180g-200g。
-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:正常对照组、模型组、阳性药组、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。
- 建模方法建模方法:
SD大鼠随机分为3组。3组分别为建模4周,6周,8周。实验前12h禁食,不禁水。
DBTC先溶于100%酒精,然后再与甘油混合(三者的比例为1:2:3),将大鼠放入固定器中,经尾静脉注入以上DBTC溶液200ul(DBTC 8mg/kg 体重)。可导致不同时间点的大鼠慢性胰腺炎。
采用通过大鼠静脉、腹腔或胰胆管内注射化学试剂的方法。但受所用大鼠种类、化学药物的因素影响,通常所复制的慢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是有差异的,导致形成慢性胰腺炎的机制也有很大区别。诸如食物诱导法所用的WBN/Kob大鼠本身有TGF-β的高表达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的特殊饲料能进一步促进胰腺纤维化;静脉注射DBTC可能通过药物引起大鼠胆管上皮细胞损伤,坏死的上皮细胞聚集造成胰胆管的阻塞,先出现急性间质性胰腺炎,以后成为慢性病程,最后形成纤维化;而腹腔内注射雨蛙肽和TGF-β则是在雨蛙肽反复引起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基础上,TGF-β加重了胰腺炎的纤维化进程;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(Diethy Mithiocarbamate, DDC)和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产生抑制,通过反复的氧化刺激胰腺,在2~3周内导致胰腺产生纤维化;胰胆管内注射三硝基苯磺酸(Trinitrobenenze sulfonic acid, TNBS)激活胰腺星状细胞引起了胰腺的纤维化。
- 模型评价监测大鼠进食量、体质量:
大鼠一般情况:记录大鼠平均食物摄人量、体质量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,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,毛发光泽度差,进食减少,排便次数多,大便稀烂。
- 组织病理学胰腺病理观察
常规切片,HE染色。参考Matsumura等评分系统进行评分。
胰腺病理变化:模型组第1天可见胰腺略有肿胀,第3天肿胀充血明显,胰管稍有扩张,可见囊肿初步形成,第7天囊肿逐渐增大,胰腺与周围组织有粘连。第14天可见有部分巨大囊肿形成,胰腺开始萎缩并有结节形成。第28天时胰腺萎缩、颜色变白、结节较前更加明显,部分胰腺囊肿合并感染。
镜下见模型组大鼠第1天胰腺水肿、间质增宽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,部分腺泡坏死,第3天见腺泡萎缩,有成纤维细胞增生,腺泡细胞周纤维组织形成,炎性细胞浸润,第7天腺泡周围有纤维化。第14天除炎性细胞浸润及腺泡周围纤维化,可见小叶间及导管周围纤维化,第28天胰腺明显纤维化。
- 标志因子水平淀粉酶、蛋白质及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
胰腺淀粉酶、蛋白含量、羟脯氨酸表达测定:采用碱水解法检测胰腺羟脯氨酸含量。BCA法检测胰腺蛋白质含量。
ELISA方法检测胰腺淀粉酶含量。
胰腺组织蛋白、淀粉酶、羟脯氨酸表达含量变化:模型组大鼠胰腺蛋白质、淀粉酶含量逐渐降低,羟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
- 样品类型
- 参考文献
- 品系
- 组织来源
- 生长状态
- 细胞类型
- 疾病
- 培养条件
- 浓度
- 免疫原
- 性状
- 纯化方式
-
慢性胰腺炎(CP)大鼠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