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肠炎大鼠模型
英文名称:Rat Model for Colitis
- 货号DSI515Ra01
- 物种Human
- 实验方法
- 反应时长
- 检测范围
- 灵敏度
- 样本类型
- 残基和标签
- 预测分子量
- 实际分子量
- 纯度
- 亚细胞定位
- 等电点
- 指标简称Colitis
- 指标别名
- 缓冲液
- 特点
- Tag
- 研究领域
- 引用
- 表达体系
- 宿主来源乙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
- 应用for research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|用于结肠炎研究以及研发治疗和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
- 网站链接http://www.cloud-clone.com/products/DSI515Ra01.html
- 说明书链接
- 规格
- 曾用名
- 模式动物品系SD大鼠,SPF级,雄性,周龄:4~6周,体重:180g~220g
- 实验分组对照组,模型组,阳性药物组,受试药物组,15只每组
- 建模方法1 大鼠术前12 h禁食,自由饮水。
2 3%戊巴比妥钠进行腹腔麻醉(20mg/kg)大鼠,大鼠取头低尾高体位,将聚乙烯导管经肛门缓慢插入结肠8cm并经其注入10%乙酸1 mL,捏紧大鼠肛门倒提30 s后,注入生理盐水3mL冲洗2次,正常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,造模结束后让大鼠平躺,自然清醒,常规饲养。
3. 7d后大鼠3%戊巴比妥钠麻醉后,于下腔静脉取血1ml,室温静止2h, 4℃离心机3000r/min离心10min,分离出上层血清,置-80℃冰箱保存备用。 处死大鼠,取出肛门至盲肠末端的整个结肠和直肠段,沿肠系膜纵轴剪开,预冷生理盐水冲洗干净,滤纸吸干,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的大体改变,测量结肠长度及记录湿重。剪取病变最严重的结肠1 cm,4%多聚甲醛固定,石蜡包埋切片(厚4um),HE染色。观察病理改变,其余结肠置于-80℃冰箱备用。
- 模型评价1.疾病活动指数(DAI)评分:
造模后观察大鼠每日腹泻、血便及体重变化情况,并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。造模后,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,出现身体蜷缩,毛发竖立,行动迟缓,食欲减退,大便稀溏的症状。DAI评分:造模后7d,综合大鼠体重下降百分率(体重不变为0,1~5为1分,6~10为2分,11~15为3分,大于15为4分),大便黏稠度(正常为0,松散大便为2分,腹泻为4分)和大便出血(正常0分,隐血阳性为2分,显性出血为4分)进行积分。DAI综合评分介于0~4分之间,0分代表正常,4分代表炎症最大活动度。
2. 结肠长度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(CMDI):结肠长度反映慢性炎症和损伤修复的间接指标,测量肛门至盲肠根部的长度为结肠长度,单位cm。CMDI为大体标本肉眼损伤评价指标,评分标准:无损伤为0;轻度充血,水肿,表面光滑,无糜烂或溃疡为1分;充血水肿,黏膜粗糙呈颗粒状,有糜烂或肠粘连为2分;高度充血水肿,黏膜表面有坏死及溃疡形成,溃疡最大纵径小于1.0 cm,肠壁增厚或表面有坏死及炎症为3分;在3分基础上溃疡最大纵径大于1.0 cm或全肠壁坏死为4分
- 组织病理学取病变最明显处结肠段1 cm,4%多聚甲醛溶液固定,然后将组织常规脱水,石蜡包埋,切片(厚度为4μm),HE染色。经HE染色观察,模型组病变结肠水肿,肠壁明显增厚。黏膜面有弥漫性出血点、红斑和溃疡。镜下可见结肠黏膜糜烂、溃疡、隐窝脓肿、杯状细胞消失,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浸润。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完整,绒毛排列整齐,未见坏死、脱落。
- 标志因子水平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,抗氧化机制缺失,大量的自由基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作用,充当或激活炎症介质,使结肠炎症损伤不断放大。可使用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MPO、NO、TNF-α、iNOS、ICAM1等细胞因子的含量。
- 样品类型
- 参考文献
- 品系
- 组织来源
- 生长状态
- 细胞类型
- 疾病
- 培养条件
- 浓度
- 免疫原
- 性状
- 纯化方式
-
结肠炎大鼠模型